马友友日本音乐会


当马友友的琴弓划破东瀛秋夜——2025日本三城大提琴独白之旅!九月的日本,枫叶未染,却先被大提琴的醇厚音色浸染。2025年9月17日至20日,马友友将携六百年琴魂,在福冈、名古屋、东京三城奏响一场跨越时空的“弦上史诗”。这场音乐会没有交响乐团的磅礴烘托,仅以一把大提琴与一束追光,在三大音乐厅的穹顶下,编织出足以让灵魂震颤的声场。

马友友的选曲堪称一场精妙的“声音蒙太奇”: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经典段落,被他拆解为三幕散落的珍珠,与当代作曲家的锋芒之作交替登场。乔治·克拉姆《大提琴奏鸣曲》中狂野的泛音与滑奏,恰似现代人对焦虑的嘶吼;而阿赫梅特·阿德南·赛贡的《帕蒂塔》则以土耳其民间曲调为骨,将东方韵律注入西方乐器。当巴赫《G大调第一组曲》的优雅前奏曲与《C小调第五组曲》的悲怆萨拉班德碰撞,马友友的揉弦如太极推手,让古典与现代在琴弦上达成微妙平衡。

福冈交响乐厅的“鞋盒式”结构,将让巴赫组曲的复调线条如丝绸般流淌;名古屋爱知艺术剧场,其可变声学穹顶将放大克拉姆奏鸣曲中玻璃琴般的晶莹泛音;而压轴的东京三得利音乐厅,马友友将在这座以“葡萄园式”座席闻名的声学圣殿,用《D大调第六组曲》的吉格舞曲点燃全场——他标志性的弓速变化与揉弦震颤,将在枫木共鸣箱中激荡出琥珀色的涟漪。三座音乐厅,三种声学性格,恰似马友友琴声中的三重人格:严谨、癫狂、自由。

没有指挥,没有乐谱架,马友友的独奏是一场极致的肢体叙事。他的脊背随《第五组曲》的悲歌起伏,指尖却在琴颈上跳跃如芭蕾舞者;演奏克拉姆作品时,他突然将琴弓倒置敲击琴身,金属与木质的碰撞声让听众屏息;而当《第六组曲》的终章响起,他闭目仰头的姿态,仿佛在向穹顶之上的巴赫致意。这种将身体化作乐器一部分的表演哲学,让每个音符都沾染着演奏者的体温与呼吸。

马友友日本音乐会
马友友日本音乐会

图源:官宣,版权属原作者

购票信息:

2025年的日本秋夜,与其说这是一场音乐会,不如说是马友友与大提琴的私密对话。当琴弓最后一次划过G弦,那些在声波中沉浮的听众,终将懂得:真正的音乐,从来不是被聆听,而是被重新发明。


请关注我们的facebook演唱会/演出列表,及时获取最新日本精彩演唱会/演出信息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opconcertsjp/events
本文不允许转载。